徐贺仁 太和县三堂中心学校 返回首页
阅读在长夏

个人简介:

乡村教师。人到中年。1982年起执教讲台。没有成为名师,不后悔;常被学生念起,很自豪。业余写作新闻,是爱好;也写散文随笔,是心情。偶被编辑错爱,文章变成铅字;见诸各类报和刊,发表字数未统计。近年来,用博客记录生活轨迹,用文字温暖生命旅程。阅读和写作已成为习惯。

现供职于太和县三堂中心学校。

散文创作谈:

关于散文,没有什么新见解,无非我手写我心。既然言为心声,窃以为写作如说话,无论随感随笔,游记见闻,还是世相杂说,都要秉承一个真字,一个善字,一个美字。说出的话,写就的字,传达给读者的,应该是永恒的心灵鸡汤,智慧心灯。

阅读在长夏

长夏难挨,有人是这么认为。而在炎炎的夏日,我却能享受到阅读之乐。

还有人说阅读适合于冬日的寒夜,拥衾而卧,或倚或躺,一卷在手,自是有一番情趣,而多年来我没有能够有如此福分。早些时,我站五尺讲台,大多的夜晚安静时分,我都用来备课、批改学生作业了。后来,又到某单位搞文字工作,又是经常加班加点,拨弄了一些枯燥而毫无生气的公文,少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两年回到校园,有了难得的暑假这么集中的时间。利用这长长的夏日展卷阅读,我找到了久违的美好感觉。

屋外烈日炎炎,空气炙热,室内清凉舒爽,茗香萦绕。一杯,一椅,一扇,一卷,一读客。如果还有钢琴、小提琴、或者二胡之类的流淌在周围,则更是惬意无比了。我的阅读内容向来很杂,首先是积压的报纸杂志要读,平时由于工作、事务的耽搁来不及看的,不管是过期的新闻还是常看常新的副刊美文,甚至连广告信息,我都要翻阅一遍,其次是心仪已久的某个作家的新作要一读为快。每每拿起一本,我都要郑重地对待,先虔诚地抚摩几回封面,端详一下作者姓名和著作名称,才慢慢地打开来走进书里。我对书的敬重就差在展读前沐浴焚香了。

人到中年,许多人都有“好读书不好读书”的感慨,而我认为有没有好的读书环境还是由自己做主。在我阅读消夏之间,有人曾呼朋引伴,不外乎打牌聊天,喝酒划拳,都被我一一婉拒了。也有朋友还心好意地给我找机会和门路搞点业余创收以补贴家用,同样也被我辞掉了。我不是不爱钱,只是容易满足。我自以为我的享乐不在锦衣豪宅,不在山珍海味,不在灯红酒绿,我在乎的是简单适意的生活。因为性格和身体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我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聚会,拒绝了一些可去可不去的酒场,怡然独自享受恬淡。就是在家里,我也力求生活简单朴素,现在虽然日子不再清苦,在吃喝上,我甚至连鸡鱼肉蛋都很少朝家买,冰箱里无非是一些蔬菜水果。而蔬菜也大多来自于我本人自己耕种的收获。春天里,我在一闲置的地块上种了红薯、玉米、花生、南瓜、韭菜、豆角等,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哩。

话题还是回到阅读上。我在夏日阅读的习惯养成,早在20多年前。那时我在北方的一个小城上师范学校,为了节省路费,几个暑假我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学校那座有百年历史的小楼里,我每天和晨曦一起起床,整日贪婪地享受书籍带给我的快乐。正是那段时间,弥补了我小学和初中没有阅读的缺憾。少时家贫,就连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都不敢奢望,何谈读到什么名著或其他书籍。而就在上师范学校时,我才真正和美丽的文字有了亲密的接触,才真正走进那神奇的世界,结识书中一个个血肉鲜活的艺术形象。自那以后,我也就养成了在夏日阅读的习惯。这要感谢那时的班主任王老师,是他引导我并给我提供了那些亲爱的图书。每当我读完一本,他就满意地点点头,再从他的书架上取下一本给我。时隔多年,我仍能记起王老师那欣慰和充满鼓励的眼神。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使阅读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阅读之于我,已不仅仅是消闲,而是成为我修身养性的必需,而作为一个教师,阅读更是自我成长的需要了。我在阅读中感悟生命,在阅读中享受生活,在阅读中提高素质来对待工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