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洲 芜湖县第二中学 返回首页
春到留园

个人简介:

范德洲,男,1969年生人。1992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一直在芜湖县第二中学工作,并于2000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工作之余,喜欢码码字。在本市的日报、晚报及外地的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一篇篇短短的文字。但这也只是混个脸熟而已。读一些精彩的文字,觉得齿颊芬芳,可自己下笔,却往往流于“记帐”,味同嚼蜡。只是码字是自己的副业,所以,也没有必要为此自惭形秽了。不过,在认真教学的同时,字,还是要码的。

散文创作谈:

写散文,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应该有一颗敏感的心,更应该有一支敏捷的笔。眼的敏锐,便于发现;心的敏感,便于思索;笔的敏捷,便于录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朵花,一滴水,都是散文的题材,就看我们能否将其放在眼中进而放在心中进而记在笔下。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是前提,是酝酿,真要使其形成文字,却也是需要借助一定的表达能力与技巧,特别是初学者,浑然天成,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大巧若拙,是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先掌握“巧”而且是“大巧”才行。

春到留园

我这是第二次站在苏州留园的门口。

站在留园门口,你根本想不到里面会别有洞天。一堵算不上洁白也根本不算高大的墙上开有一扇非常普通的门,门楣之上写了两个也不是非常张扬的字“留园”。只有进入大门后,迎面的一块牌芒上那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吴下名园”在提醒你,留园,她是与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的。走过一道曲折的长廊,穿过那一道廊门,留园内那一方洞天才慢慢呈现在你的眼前。

一条通幽曲径吸引着你信步前行,园内廊腰缦回,移步即换景,未移步也换景,适逢春光烂漫之际,满园的簇簇花草又为留园平添了几分俏丽。

留园中的冠云峰被称为园中的“三绝”之一(另两绝说法不一),冠云峰其实是太湖石堆砌而成,取“云满峰头月满楼”之意,据说还是宋朝花石纲的遗物。太湖石以“瘦、皱、漏、透”而闻名于世。瘦,言其体型。太湖石瘦削而多楞,鲜有庞然大物。纵向堆砌,立显亭亭玉立之态。从远处看,冠云峰就得窈窕淑女的神似三分。皱,言其肌肤。太湖石的外表多褶皱少光滑,或许是在太湖的湖底历经了太多的沧桑?“透”与“漏”,言其质地。太湖石“中空而多窍”,大大小小的孔窍布满其中,导游说,如果是下雨天,那雨水就会直接从那些孔窍中渗透而下。只可惜,当时阳光灿烂,这“透”“漏”之妙,难得全见。想必苏州有性情中人,会一时兴起,雨中游留园,专为那“透”“漏”之妙而来。

园内名景太多,游人多是走马观花,连那些内蕴丰富的景点名称也都未能记住一二。只是顺着那贯穿全园的曲廊,跳幽渡壑,历经五峰仙馆、冠云峰与林泉耆硕之馆等名迹,最后来到“小蓬莱”,留下一路啧啧称奇。小蓬莱是留园中部水池中的一个小岛,通过平栏曲桥于东岸相连,曲桥露天花廊上紫藤缠绕,虽说有两百多年历史,却依然生机盎然。眼下,满枝花蕾,娇艳绽放。“小蓬莱”四周分设不系之舟与假山怪石。假山之上,有一“可亭”,是园中的制高点,登亭一望,整个留园尽收眼底。其间,点缀着紫藤桂花等各色花木,主人得四时之便,择四方之位,赏四季之景。

“小蓬莱”在园中自成一体,其位置也非常独特。刚进园中,游人就已经能够一睹其芳容,不过,却是隔着游廊,透过游廊边矮墙上特意留下的窗子,只能摄取一幅幅的画面,逗引得你心旌接摇荡,却又不让你看到全景。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后,再穿过一道廊门,眼前才豁然开朗,此时,“小蓬莱”才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游人眼前,让你尽饱眼福。你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了。而正当你游兴勃发之际,留园的风景却也戛然而止。意犹示尽?那就期待着下次?

有如此美景,虽然不是旅游旺季,园内也是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游园途中,我们看到一棵花木上盛开着千万朵玉莹莹的花儿,那一朵朵的花儿又攒成一颗颗玉莹莹的花球。游人怜爱不已,纷纷与其合影留念。同行的一位年轻女孩,大胆走到一位帅气的洋小伙面前,用流利的英语发出的合影的邀请。都说外国人开朗奔放,没想到,这位洋帅哥面对东方美女的热情相邀,竟然很是害羞。他用手一指自己的鼻子,双肩一耸:“with me?”在得到确认后,那张脸“腾”地红了,像园中鲜艳的芍药一般,与那玉莹莹的花儿相映成趣。照完相,我们忽然想知道这是什么花,导游随口说到:“绣球花。”众人哈哈欢笑,这下,轮到我们的东方美女脸红了,而那洋帅哥呢,更是一脸的惊诧,完全不明白我们为什么大笑起来。当他明白“绣球”的典故时,会不会在心中荡起层层涟漪?这一段小插曲,应该会长留其心中吧?
 

是的,留园的得名有许多原因,其一便是,当年修建园林时,匠人们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五个大字——长留天地间,故名“留园”。至今,这五个大字,还留在进入留园后所穿过的第一道廊门的门楣之上呢。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