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平 安庆师范学院 返回首页
梦想留痕

个人简介:

肖亚平,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材料教研室主任。多篇散文、随笔、杂谈发表在《美术报》、《当代散文》、《小散文》、《丝绸之路》、《岷州文学》、《安庆晚报》、《安徽散文诗人》、《安庆60年文学精品集》(散文卷)等。

散文创作谈:

祖国美好河山,让我激动不已,也常常让我感觉手中的画笔是那样地笨拙和无力。一幅画作完,往往感觉意犹未尽。记得1996年5月赴陕北延安参加陕西省版画家座谈会期间,在黄土高原写生、参观延川布堆画、走访作家路遥的家乡、观赏黄河壶口瀑布之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在宾馆写出了我有生一来的首篇散文《延安感怀》。这篇饱含着我真情实感的拙作,1996年7月2日在宝鸡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广场”栏目播发后,似乎一下子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

在以后的作画之余,我几乎都要写上一点东西。虽然这些散文、随笔、游记很稚拙、甚至很不成熟,但它们和我的绘画作品一样,记录了我对生活的激情与感受,烙印了我的心路历程与足迹。

绘画是我的终生所爱。我对写作依然情有独钟。

梦想留痕

回望我不算短也不算很长的绘画足迹,在含“7”的年份里,似乎都有我放飞画家梦想的点滴记忆,它虽然很平淡却又无法从记忆的深处抹去。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喜讯像一股暖流激荡着我心存已久的画家梦。

那年,我在陕西西部一个偏避贫穷的山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带着二个班级的语文、数学、美术等课程,还肩负着五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那时候村子里没有通电,寒冷的冬天也是用燃烧废木块取暖。在繁忙的教学和班务工作之余,我每天晚上就在光线昏暗、油臭味刺鼻的煤油灯下做习题、画素描、画速写。尽管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我还是依然坚持着、不懈的努力着,感觉很惬意很快乐也很充实。因为,我心中拥有着美好的梦想。终于在第二年,我以本县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录取。虽然说这只是圆了我一个小小的画家梦,但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它毕竟是我一年来努力的结果,也是我美好梦想的开始。

时至今日,我依然怀念山村小学那5平米大小的办公室兼卧室的小小空间。因为在那里,我曾经心存梦想、追赶梦想也实现了梦想;我更难忘1977年,正是那一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和煦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给我和数以万计的青年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1987年,已经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我,不仅已有数十幅版面作品在《中国青年报》、《美术教育》杂志、《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并在省市美展获奖,而且在这一年,我仓促上阵,跑步搭上了一趟美术高考的“末班车”(年龄已超过当时的招生规定,偷偷改小了户籍上的年龄)。也许是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版画创作艺术感觉没有迟钝的缘故吧,尽管是“临时抱佛脚”,却幸运地被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录取,使我有幸在著名水彩画家彭如华、张之武老师的亲授下学习水彩画,是他们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成长和艺术人生,奠定了我艺术发展的新起点。

1997年,已经是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和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并出版了个人版画作品集的我,一幅即兴水彩作品《北方的雪之二》,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京主办的97中国青年水彩画展中陕西省唯一的入选作品。作品的入选和收藏,无疑激发了我强烈地水彩兴趣,凝聚了我浓厚的水彩情结。我这个既搞版画也画水彩画的两栖画家,从这一年开始,渐渐将水彩画作为我的专业主攻方向。多年来,我在水与彩的挥洒中默默地钻研和探索,尽情地享受着水彩画的无穷魅力和快乐。

我难忘那一年,感谢那次画展,我更忘不了在风雪郊野中漫步大自然给予我创作灵感的馈赠。

2007年,我作为高级美术人才已经被引进到南方的一所高校任教。这一年,经过我们夫妻俩的奔波劳累,装修好了新居。最令我惬意的是,拥有了一间属于我自己的明亮宽敞的画室,它是我三十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小天地。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里,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享受艺术,品味快乐,再圆更为美好的梦想。在这一年的尾巴上,更是喜事连连:一幅水彩画获“鲁艺杯”全国师范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二幅水彩画在国内唯一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水彩》杂志封三发表;倾注了我多年来水彩艺术实践与思考的《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一文,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主办的2007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成为安徽省唯一的获奖论文。

不经意间地回望和凝视,在含“7”的年份里,留下了我深深浅浅的一些足迹,定格了一些渐渐褪色的记忆。也许这份记忆并不是那么鲜艳耀眼,可能还很平淡。然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或许就蕴含在那平平淡淡之中。

回忆是曾经播种的旧历,回忆是尘封的古老画面。回忆或许会成为未来续航的翅膀。     
 

返回首页